近日,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来到位于青岛即墨区的即发集团,调研其纺织用聚酯材料超临界CO2无水染色产业化生产示范线项目时表示,该企业世界首条且最大的智能化无水染色示范线的建设运行,标志着我国无水染色工艺技术日渐成熟,并在产业化上实现了重大突破。
早在2014年,即发集团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始了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的产业化研究与应用,不断改进完善无水染色技术,解决了设备、工艺、检测等多项影响产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,攻克了专业部件的瓶颈。利用超临界流体的半液气状态既可以溶解染料,又可以轻易地渗透至纺织品内部,完成染料溶解—吸附—上染的工艺过程,消除了传统水染色工艺的主要缺点,将染色周期从数小时缩短到数十分钟,同时实现零排放,环保而且高效。2017年,该集团开始了世界首条1200L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水染色产业化示范生产线的建设,实现了设备连续正常运行,目前,已申请30余件专利,为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即发集团副总经理万刚表示,纺织用聚酯材料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,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,对于全面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、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,大力发展高效、节能、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及装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上一篇:岑溪:工业奋力“加速度”冲刺经济“开门红” 下一篇:家长砸钱造“童星” 数万元花费一场空